最近,相信大家都透过社交媒体得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2023届本科生的提前录取名单中,没有一名中国大陆学校学生的消息。
根据MIT公布的结果,在9600名申请者中有707名本科生被提前录取,他们来自美国内外“从阿拉斯加到津巴布韦的486所高中”,但这之中无一人来自中国国内高中,仅有5名中国学生来自美国高中。
对于向往能享受国际顶尖教育资源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来说,这个消息并不算是一份温馨的新年礼物。
不过,好消息是这不是MIT今年最终的录取结果,之后还有“常规录取”环节,通常在每年3月底结束。
根据以往经验,每年MIT、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顶级高校招收的中国本科学生在10人左右。人数虽不多,但也并非不可能。
所以,这些顶级高校的招收标准是什么呢?
以MIT为例,根据Eric Grimson教授,麻省理工学院学术发展名誉校长,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的,他一直在尝试为理想中的MIT学生描绘一幅画像——无论这样的一个学生来自于哪里、有着怎样的经历,即使他们身上的品质有一部分可以量化、有一部分不可以,他们的身上有着这样三个共同的特质:
1
学术表现优异
分数是可以量化的。
MIT是对学术要求很高的学校,所以理所当然,学生们都是以绝对优异的成绩进入MIT的。
2
有自己的热爱
与分数同等重要的,是学生是否有自己热爱的领域、并为之不断努力。
比如:在一些比赛中是不是获得了相应的一些殊荣、会不会演奏一些乐器或者是有其他相关的兴趣爱好。
与此同时,相较于兴趣的数量,MIT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专注研究同一个兴趣。
所以,在一个有20个兴趣爱好的申请者和一个有2个兴趣爱好的申请者中做选择的话,MIT毫不犹豫会选择后者。
3
领袖气质
在Grimson教授描述的画像中,另一个要素就是领袖气质,即学生是否有领导能力。
MIT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世界未来的领袖,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;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领导一个团队,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克服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总的来说,对渴望进入像MIT这样的世界顶尖高校的学生而言,除了保证优异的成绩之外,还应尽可能早得发掘自己的一至两项兴趣、不断探索,并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主动性、创新性、沟通力与领导力。
从这点上看,MIT对学生的要求与STEM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提升不谋而合,只是STEM素质教育更专注培养在科学、技术、工程与数学领域的兴趣。
STEM素质教育
关于STEM素质教育,许多人对它的理解较为片面,认为它只是综合四个学科内容的理论学习而已。
然而,STEM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基础概念与原理的普及,它是对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培养——通过自主探索和教师引导,凭借学科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STEM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,还要求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、能独立深入思考问题并且自己着手解决问题。
同时,STEM素质教育是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前全部教育阶段的。
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,STEM教育选择强调对于当下年龄段而言,处于完全已知和完全未知的内容之间的知识内容(即,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利维·维谷斯基提出的近侧发展区间(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,简称 ZPD)),从而轻易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。
自从1986年,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《本科的科学、数学和工程教育》报告,STEM素质教育发展33年至今,融合机械拼装、逻辑编程、数学测算与技术运用的”机器人编程教育“依然是符合其教育内涵的最主流方向之一。
从幼儿园开始,机器人编程教育可以逐渐培养孩子的数感、逻辑推理与计算性思维,锻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、团队协作与创新的能力;同时,机器人编程也能成为孩子一以贯之的兴趣爱好,通过不断的探索、钻研并参与国际认可的机器人编程竞赛,证明孩子的能力,作为孩子在申请顶尖级学府时,相较其他申请者一份独特的经验。
谢谢您的关注
中嘉卓越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
商务合作请发送具体内容至邮箱:zjzy_international@163.com
相关事宜请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或者拨打电话:4006838399
免责申明: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未能找到文章出处,望谅解。如果有侵权行为,请与本账号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申明原文作者或者将侵权文章删除,谢谢!